通过多重病例总结发现,结石好发于“4F”人群。“4F”人群是指肥胖(Fat)、女性(Female)、多次生育(Fertilize)、40岁及以上(Forty)的群体,为什么胆结石最爱招惹“4F”人群,真正的原因在这里:
肥胖:肥胖的人多喜欢吃肉、蛋等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,使血液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,胆汁中过高的胆固醇就容易析出、沉淀、结晶形成胆结石。
女性:女性相对于男性运动锻炼少,久坐习惯使胆囊排空缓慢,胆汁易淤滞在胆囊内形成胆结石。另外在女性雌激素的作用下,胆固醇分泌量增加,胆囊收缩功能紊乱,造成胆汁排放延缓,胆汁淤积在胆囊内,促使胆结石的发生。
多次生育:女性怀孕以后,体内各种代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,为怀孕、分娩和哺乳做准备。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明显提高,胆固醇增高就容易引起胆结石。妊娠后期,膨大的子宫压迫胆总管开口,使胆汁不能顺利排至肠道,也是其易发生胆囊结石的原因。多次怀孕,上述原因反复作用于机体,更容易出现胆结石。
40岁:40岁开始人就逐渐走向衰老,生活习惯和身体机能也会出现一些变化,如体力活动减少,身体开始发胖,胆囊收缩功能减弱,胆汁易滞留,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容易患胆结石。
那么怎么预防结石呢?
有规律的进食:按时进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,尤其是早餐,因为早餐与上次晚餐间隔时间最长,肝脏经过一晚的合成分泌了大量的胆汁,这些胆汁会储存于胆囊中,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,胆固醇/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,胆汁的粘稠度增加,易形成胆泥。因此,按时进餐能促使胆囊收缩,及时排空胆囊,防止结石的形成。
合理的饮食结构: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进食过多的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。适当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饮食,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,防止结石的形成。
专家建议:对于家族中有胆结石的人群及“4F”高风险人群,应定期检查腹部B超、血脂,及早发现胆结石,及早治疗,防患于未然。